山寨源于广东话,普遍指现代社会出现的一种新兴社会现象用词。“山寨”一词是指依靠抄袭、模仿、恶搞等手段发展壮大起来,反权威、反主流且带有狂欢性、解构性、反智性以及后现代表征的亚文化的大众文化现象。
当今风靡全国的“山寨”一词,最早是来源于香港粤语的一个俚语。上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时,贫民都聚居在木屋区,不少人就在木屋区开设制造一些轻工产品的家庭式作坊。
现时“山寨”一词多指非正规工厂或次货(冒牌货),其实“山寨”一词的原义有三个:
一、同“山砦”,即筑有栅栏类防守工事的山庄,在宋·李心传的《建炎以来朝野杂记·龙州蕃部寇边》则写道:“王钺又请于其前筑水礶山寨,以为戍守之所,朝廷皆从之。”又见《宋史·岳飞传》:“飞指画甚大,令已至伊洛,则太行一带山砦必有应者。”
二、指穷乡僻壤,例如《明史·项忠传》中写道:“流民附贼者至百万……贼潜伏山砦,伺间出劫。”
三、旧时绿林好汉占据的营寨,例见《水浒传》第五十一回:“吴学究道:‘山寨里头领多多致意,今番教吴用和雷都头特来请足下上山,同聚大义。’”。
有一种说法说的是,最开始“山寨货”一词来源于深圳的电子产品,著名的华强北,因为与香港相邻占了地利的优势,在电子产品上面发展迅速,开始仿制手机之类的电子产品,一开始,生产商不敢在电子产品上印上产地,只印了“SZ”来代表产地深圳,久而久之被人们喊成了“山寨”(山寨拼音缩写也是SZ)。
版权声明: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不代表本站立场与观点,蜜讯科技网无任何盈利行为和商业用途,如有错误或侵犯利益请联系我们。